(來源:天津日報)
轉自:天津日報
為什麼放棄亞冠?因為聯賽要争好成績!聯賽争好成績有什麼好處?可以踢亞冠……
曾幾何時,不少中超新入局者都會定下一個類似“××年沖超、××年亞冠、××年奪冠”的宏偉目标,雖然大部分最終隻停留在了紙上,但仍能看出,“殺入亞冠”是考量一個俱樂部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标。隻是,殺入亞冠以後該怎麼踢呢?似乎從來沒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甚至到了最近幾年,亞冠聯賽對于某些中超參與者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榮耀戰場、展示自己的舞台,反而成為了累贅,或早早放棄,或堅決輪換,就差把“應付了事”四個字直接甩到球迷臉上了。
誠然,随着“金元足球”的退潮,失去了超級外援的中超球隊早已沒有了亞冠争鋒的實力,甚至在亞冠全面改制之後,進入淘汰賽看起來都像是一種奢望。但“踢不過”與“不想踢”還是有着本質區别的。因為賽程或是傷病原因,在亞冠聯賽上使用輪換陣容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是每一位教練的必然選擇。但即便是輪換陣容,球隊從賽前布置到戰術設計再到臨場指揮,也應該以盡力拿分為目标,而不是未戰先怯,從球員到教練都抱着一種“打卡下班”的“摸魚”心态,輸球後還美滋滋地表示完成了既定目标……不要忘了,如今的亞冠聯賽力拼每一場能夠收獲的不隻是信心和經驗,還有真金白銀,10萬美元的赢球獎金對于如今任何一支中超球隊恐怕都不能算是小數了吧。或許有人會抱怨,足協安排的賽程不合理,沒有給予參加亞冠的球隊足夠照顧,但一周雙賽難道不是職業俱樂部需要面對的常态嗎?一面抱怨中國球員比賽太少,一面又嫌一周雙賽太累,這樣的左右互搏周伯通看了都得羨慕。
長此以往,所謂的戰略性放棄亞冠聯賽,最終被放棄的隻能是自己,是中超聯賽甚至是國家隊——昨天,中國足協正式下發了2026—2027賽季亞冠名額分配的通知,亞冠技術分已經被泰超超越的中超聯賽,下賽季的亞冠名額又要縮減一個,聯賽亞軍隻能去亞冠二級聯賽混迹了……這不就是典型的惡性循環嗎?!
記者 滕達
錄像視頻
集錦視頻
熱門資訊
熱門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