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懷・倫納德與快船、Aspiration的代言争議持續發酵(此事至今仍未平息,且将在NBA圈留下長期讨論)的背景下,“NBA超巨除薪資外還能賺多少錢”的話題再度升溫。而過去十年堪稱“NBA門面”的金州勇士球星斯蒂芬・庫裡,其商業代言所能撬動的報酬數額之高,令人咋舌。

庫裡曾是加密貨币交易所FTX的品牌大使——這家如今已破産的平台,曾在數字貨币狂熱期一度成為行業龍頭,日交易額達數十億美元,最終卻因驚天醜聞轟然倒塌。在FTX短暫的“黃金時代”,它為打造公信力瘋狂簽約名人,除了庫裡,還包括湯姆・布雷迪、拉裡・戴維等大咖,甚至斥資拿下邁阿密熱火主場的冠名權。
熱火主場的冠名合同,FTX承諾19年支付1.35億美元;而庫裡呢?僅為FTX投入60小時工作,就拿到了3500萬美元報酬。

庫裡的這次合作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産品代言”——他的合同核心是“出借個人形象與口碑”,為FTX塑造“未來金融平台”的定位。實際工作量少得驚人:拍幾條廣告片、發一兩支短視頻、出席幾場活動。據《舊金山紀事報》報道,庫裡本人估算,為FTX項目投入的總時長僅約60小時。
正如邁克爾・劉易斯(曾跟蹤報道FTX創始人薩姆・班克曼-弗裡德)所言,他見過的FTX内部文件顯示,明星代言費高得離譜:“班克曼-弗裡德給布雷迪的待遇是,三年裡每年工作20小時,總報酬5500萬美元;而庫裡的條件一樣,三年拿3500萬美元。”

這筆“名氣變現”的收益有多誇張?3500萬美元分攤到60小時,相當于每小時收入超58萬美元。對比庫裡的NBA薪資更能直觀感受:2025-26賽季他的年薪高達5960萬美元(聯盟最高),若按上賽季2252分鐘的常規賽出場時間計算,每分鐘比賽收入約2.64萬美元,每小時約158.8萬美元——盡管賽場時薪更高,但代言無需高強度體能消耗,堪稱“躺賺”。
需要明确的是,FTX創始人班克曼-弗裡德因涉嫌商業欺詐入獄,并不意味着所有代言明星都要“連坐”。庫裡拿高薪完成了合同約定的工作,從商業邏輯上無可指摘;而且他本就是全球最具商業價值的運動員之一,拿到天價代言費符合市場規律——這與倫納德、快船的争議完全不同(後者被質疑“拿了錢卻沒幹活”)。

但2022年FTX破産還是讓局面蒙上陰影:投資者損失數十億美元,班克曼-弗裡德面臨刑事定罪,庫裡等代言明星也被卷入訴訟,原告指控他們“用個人名氣誤導普通投資者”。對庫裡而言,這無疑是個麻煩——畢竟他整個NBA生涯都在精心維護“謙遜親和”的正面形象,長期合作FTX難免影響口碑。
不過,庫裡的團隊早已通過合同細節和危機公關化解風險:合同中明确标注“代言内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且無證據顯示他知曉FTX的财務問題;後續他也公開表态“譴責欺詐行為”,并強調“當初合作基于對行業的合理判斷”,最終未對個人品牌造成實質性傷害。

這次FTX合作,本質是庫裡“場外商業帝國”的一個縮影。如今的他,早已超越“籃球運動員”的身份——2025年福布斯數據顯示,庫裡以1.56億美元的年度總收入登頂NBA,其中場外收入(1億美元)首次超過勒布朗・詹姆斯(8500萬美元),成為NBA曆史首位“場外收入破億”的球員。
究其原因,一是他的“零負面人設”适配全品類品牌(從運動品牌安德瑪到快餐、汽車、保險),二是他擅長“從代言到深度綁定”(比如成為安德瑪“品牌總裁”,參與産品設計并拿股權分紅),三是他的影響力覆蓋全球(僅中國社交媒體粉絲就超5000萬)。也正因如此,即便經曆FTX風波,他的商業價值仍穩坐聯盟第一。
錄像視頻
集錦視頻
熱門資訊
熱門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