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規賽前六場打完,看着二年級探花郎的數據,火箭球迷的心已經涼了半截——場均僅9.5分3.3助攻,命中率是可憐的37.7%,這還是在主控範喬丹缺陣的情況下給足了舞台打出來的——得了,一個“謝”字已經刮出來了,後面還要看嗎?

考慮到他新秀賽季場均隻有場均4.4分1.5籃闆1.4助攻,而且夏季聯賽命中率隻有36.4%…這個謝字還真讓人痛徹心扉
但俗話說逢七必變,沒想到自從第七場對陣灰熊的客場之旅開始,這個謝字卻突然金光萬丈,自11月5日以來,謝老七連續八場比賽得分上雙,這期間場均能以58.8%的投籃命中率和52.9%的三分球命中率為球隊16.6分,幾乎是聯盟中最精準的投籃機器。

我說這謝什麼,原來謝謝謝潑德啊!
在近期的比賽中,謝潑德更是接連爆發,對陣掘金隊,他全場13投9中,三分線外8投5中,砍下全隊最高的27分;對陣勇士隊,他又轟出了31分9籃闆5助攻1搶斷2封蓋的豪華數據,帶領火箭隊力克宿敵。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這名此前在交易市場上無人問津的“水貨探花郎”就打回了自己的身價,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謝潑德突然脫胎換骨呢?
難道,他真的是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

其實原因無他,謝潑德的爆發,無非“擺對角色”四個字而已。
一年前,火箭隊之所以會在首輪第三順位選中謝潑德,除了相信他的投射、傳球和籃球智商很符合球隊在後場儲備上的需求外,多少也曾期待過他能在NBA的賽場上展露出主控之資。
其實這也是謝潑德選秀前預測順位上下波動的重要變量,當時雖有球探相信這位能在肯塔基場均送出4.5次助攻的明星後衛有機會在NBA的賽場上将自己的組織才華開發到一個更高的級别。但是與此同時,也有球探指出,謝潑德略顯平庸的持球創造力并不足以滲透或者是改變NBA級别的防守,更多的還是隻能像大學時那樣作為一個以投射為主的輔助者去參與進攻。

也不完全是啦……
上賽季,烏度卡曾在一些銜接段的時間裡嘗試過把球交給謝潑德來主導進攻,但效果卻并不理想。道理很簡單,謝潑德的身體對抗能力和爆發力都太差了,不借助掩護的情況下幾乎無法擺脫防守人,即使借助掩護持球進入三分線内,他也基本隻有一招急停中投還算靠譜,很難一腳油門轟到籃下去沖擊籃筐,被防守人纏上就很容易在尴尬地帶出現停球。
雖然生涯早期的哈裡伯頓和三球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可單單就隻是打通得分機會的傳球能力這一項上,謝潑德作為賣點的傳球能力就完全無法與之相比——他的單手力量似乎不足以在短時間内傳出同時兼具爆發力和準确度的傳球,為了保證能把球傳到位,他經常要在傳球前先定住身形再改用雙手發力,結果就讓他錯失了很多第一時間的最佳時機。

擋拆處理磨磨唧唧,簡單來說沒有那個身體素質執行更複雜的進攻處理

一到人堆裡就麻爪
幾項嚴重的不足疊加在一起,就自然而然地促成了謝潑德在持球開發時的頻頻迷失。即使是在幾個月前球權管夠的夏季聯賽,謝潑德也沒有展現出一台發動機應有的能力,尤其是在對陣活塞那一場,謝潑德作為後場核心的表現(19投6中,18分1助攻6失誤)就遠不如當時還籍籍無名的落選秀丹尼斯-詹金斯(10投7中,23分6助攻1失誤)。
彼時的謝潑德對于立志要赢在當下的火箭隊而言完全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球隊也沒有在培養謝潑德這件事上投入太多精力,然而球隊在後場引援上的不利和範弗裡特的賽季報銷卻剛好創造出了一個後衛虛位以待的客觀情況,終歸這一切促使烏度卡重新重視起了謝潑德,并根據謝潑德的比賽特點去進行更為準确和細緻的戰術部署。

在本賽季的大部分時間裡,火箭隊并沒有讓謝潑德像範弗裡特那樣去扛起後場核心的重擔,而是讓申京和杜蘭特這兩個非後場核心去主導進攻,運球過半場也經常讓阿門代勞。謝潑德僅以一個定點射手的角色去參與其中。
定點射手的角色雖然看上去無足輕重,甚至與上賽季最終分配給他的角色也沒有多大區别,但在火箭隊如今相對畸形的戰術體系中卻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無論是雙塔陣容造成的空間擁堵,還是杜蘭特在面對包夾時出球的弱點,亦或者是申京的火龍系打法,都非常需要有靠譜的空間點在外線去當減壓閥,而謝潑德憑借着給自己的技術框架做減法,專注于發揮射術和跑位,反而很輕松地就勝任的這一角色,在重塑的戰術體系裡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這麼打實際上和大學集錦裡差别不大了,該說不說很像CBA第一年的林葳


在與勇士隊交手之前的比賽裡,謝潑德有40%的出手都來自于三分線外的接球投籃,場均能以47.5%的命中率貢獻1.9記三分,而在絕對大空位的情況下,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更是高達59.6%,毫無疑問,本賽季的謝潑德就是聯盟中最精準的投籃機器之一。
誠然,在這個人才輩出的聯盟裡,能在大空位把接球三分球投出這個水平的球員其實并不算少見,像是老鷹隊的肯納德和克雷伊奇,還有雄鹿隊的羅林斯和AJ格林就都具備類似的能力,甚至在火箭隊陣中,也有阿隆-霍樂迪這樣接球投籃命中率高達50%的強力競争者。
但對于火箭隊的進攻體系來說,能在後場同時擁有兩名接球投籃機器絕對是一件幸事,空間點在戰術體系裡的重用也是本賽季火箭隊的進攻效率(123)能夠高居聯盟第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基礎上,火箭隊還在銜接段的時間裡專門為謝潑德開設了全新的流水線,讓他可以憑本事去創造一些額外價值,近期的謝潑德也正是憑此機會向人們證明了自己不隻是一個優質的定點射手,還是一個幾乎同樣優質的持球投籃高手,這也是謝潑德最令火箭球迷們為之振奮的地方。

有了持球的戲份,當然主要還是以投射為核心技術展開


真敢不撲出來就射死你——謝潑德現在的影響力就是已經到了這個程度

本賽季至今,謝潑德場均運球投籃3.7次,命中率高達45.8%,其中有1.9次發生在三分線内,命中率為45.2%,還有1.8次來自于三分線外,命中率高達46.4%,在出手數足夠多的球員裡,單就持球三分命中率而言,謝潑德目前的精準度甚至要略高于庫裡的41.7%、諾曼-鮑威爾的43.8%,和CJ-麥科勒姆的45.2%,已經非常接近聯盟頂尖水準,較去年的29.4%,完全是實現了質的飛躍。
之所以說是流水線,主要是因為謝潑德持球投籃的應用場景還是比較單一,主要就兩招,一個是持球推動早期進攻時讓中鋒在高位用掩護為他創造出直接出手三分球的空當,還有就是借助掩護或者是手遞手傳球卷到中距離區域後的招牌中距離急停跳投。


這種擋拆中距離補上了火箭不少進攻空隙


現在聯盟大環境裡大中鋒多了,也給了謝潑德發揮的環境


以後對手估計會針對這個套路做準備了
在屬于謝潑德的這段時間裡,謝波德扮演的并不是一個以激活體系、帶動隊友為首要目标的控球後衛,更像是一個以投射為主要進攻手段的得分後衛,傳球隻是備用選項,盡情施展自己卓越的投籃才能才是謝波德在扮演這一角色時的首要目标。
在這種簡單模式的設定下,謝潑德不再猶豫不決,隻是一次又一次的果斷出手,于是就有了對陣勇士隊這場瘋狂出手25次掃下31分的生涯之夜。
其實擊敗勇士隊這場并不是謝潑德本賽季的常态,因為在有杜蘭特作為主攻手的情況下,他并不會獲得這麼多持球進攻的機會,勇士隊這種總是擺一群小後衛、喜歡過度收縮的球隊也同樣是可遇而不可求。

但這場比賽就像是一個宣言,由謝潑德宣告衆人——他已經做好了迎接更大角色的準備。
靠定點射手的基礎工作保證下限,靠持球投籃的才能去謀求上限,當謝潑德能展現出足夠強大的外線威脅時,他的那些傳球也就會自然而然的激活隊友。

能用投射吸引防守,也就有了傳球的空間

在這種模式下,謝潑德無疑正在一點點兌現火箭隊當初選中他時所抱有的期待,在增加擋拆進攻戲份、保證開火權的情況下,謝潑德也未必就不能打出一個足以競争聯盟最快進步球員獎的高光賽季。
但......即使謝潑德迅速成長為人們期待中的那個模樣,他就真的是這支火箭隊需要的那個後衛嗎?
當然,謝潑德在面對身高和跑跳天賦與自己相仿的球員時是一個經常被人們低估的持球防守者,但在遭遇到那些有大體型持球手坐鎮的季後賽球隊時,他依然是一個明擺着的防守軟肋。

一個變向就被人甩開

全隊等着給他擦屁股

這個上線防守強度……

這個防守判斷力吧…
常規賽隻是一張門票,季後賽才是這支火箭隊真正的戰場。
試想一下,當謝潑德被SGA和傑倫-威廉姆斯輪番碾壓時該有多無助?當他被兇悍的卡斯爾在頭頂上摘下一個又一個前場籃闆球時,烏度卡和火箭隊的管理層又會作何感想?
現階段,為了保護謝潑德和申京,火箭隊經常要在防守端擺大量的聯防,然而即便如此,謝潑德那些弊大于利的過度協防也經常會讓持球人用傳球和跑位輕松打穿。

火箭的聯防問題一直也沒解決

防守端移速太慢了……覆蓋範圍太小了

防守判斷也很有問題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啥

還是移動速度和身高的問題

還是火箭的聯防問題

氣的申京直接砸地闆

火箭至今沒解決聯防誰防誰的問題
有球防守尺寸不足,無球防守無所适從,這或許才是謝潑德在這支急需在短期内打出成績的球隊裡最尴尬的地方。
不是謝潑德不夠好,而且火箭隊的要求高,如今謝潑德打得越好,也就意味着他的交易價值越高——球迷們正在暢想未來,而球隊的操盤手卻可能正在盤算着該在什麼時候逢高出手。
這麼說很殘酷,不過相比之前讓人難堪的失望,現在的謝潑德已經足夠讓幾方都安心,所以無論最後是繼續留用還是交易,大家千言萬語最後恐怕都得彙成一句話:
謝謝謝潑德。

想與隊長的作者團隊談笑風生嗎?
歡迎加入讀者交流群!
錄像視頻
集錦視頻
熱門資訊
熱門标簽